新丝路投资副总裁朱建林担任第二届发现东大独角兽全球校友生物医药大赛评审
发布者: 发布于:2021年11月16日 10:40:46 点击量:0
11月9日,第二届“发现东大独角兽”全球校友生物医药大赛在东大校友创新学院圆满举办。此次大赛评审委员会由东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斌、东南大学南京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汪丰、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文龙、新丝路投资副总裁朱建林、盛世聚鑫投资总监陈斌斌、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一处副处长倪敏、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杨俊宇七位专家组成。
本次大赛主办单位有:玄武区委组织部、玄武区科技局和东南大学南京校友会;协办单位有: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东南大学南京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南京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江苏集奥医工交叉技术研究院。
第二届“发现东大独角兽”全球校友生物医药大赛从300多家东大生物医药领域校友企业中层层选拔,最终20个具有高成长价值的项目脱颖而出,入选生物医药大赛决赛。项目构成丰富,分为企业组和技术组,企业组汇聚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型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技术组汇聚东大专家教授尖端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这些项目聚焦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等重点领域,将为玄武的生物医药发展注入新活力。
决赛以“线上路演+答辩”的方式同步进行,选手们在规定的7分钟路演时间内,围绕各自项目的优势、前景,并结合典型案例,充分地把企业品牌和产品技术融入到路演之中。
“项目使用场景下突出优点是什么?”“如何让产品快速商业化?”“最近营收情况如何?”……在随后的5分钟答辩环节,评委老师与参赛选手就项目市场应用、技术转化等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探讨与交流,专家评审各抒己见,从各自的专业角度为项目提供许多建设性意见。
项目方代表表示,专家评委们的建议非常专业,为创业者在产业发展、创新技术及市场发展等方向提供了全面精准的创业指导,受益匪浅。现场投资人表示,通过此次大赛发现了许多生物医药领域最具潜力的项目,不少核心技术具有前瞻性,未来市场前景很好,是值得投资的好项目,赛后会进一步交流合作。
交流中,大赛评委主席程斌表示,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对技术研发要求更高。此次参赛项目让人眼前一亮,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有突破有创新,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场景,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通过“发现东大独角兽”大赛,更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得到关注,大赛为创业者提供多方资源助力创新,也为地方产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创新技术支撑。
经过一下午紧张又激烈的角逐,8个具有高成长价值的项目崭露头角,被授予第二届“发现东大独角兽”全球校友生物医药大赛“潜力之星”称号,他们分别是:
获奖项目介绍
沃时科技
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药研发,为医药类客户提供从数据端到研发、生产端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覆盖从实验室探索、工艺放大与优化、到生产规划的全产业链。沃时科技核心研发博士团队成员来自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东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创始人曾琢博士获得“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称号。
多靶标高灵敏检测试纸条
本技术提出用SERS纳米标签替代常用的胶体金标签,构建拉曼试纸条。该SERS纳米标签以银颗粒为核,包被拉曼染料,再包被金壳,形成填充有拉曼染料的核壳结构胶体金颗粒。由于金银核壳结构能够大大增强染料的拉曼散射信号,可以有效的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时,使用含有不同拉曼染料的标签,在试纸条一条T线上就可以实现多靶标检测,而且灵敏度达到pg/mL。
广东铱鸣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清华科技园(珠海)。公司专注智能照护科技领域,是集研发、生产、运营、服务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公司拥有多名海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传感芯片、智能照护、智慧康养等领域拥有和申报了一百多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和注册商标。公司发挥自身物理量传感芯片研发优势,突破当前物联网感知瓶颈,突破智慧养老关键难题,为康养产业解决护工短缺的瓶颈问题提供突破性的技术支撑,已研制的一体化失能照护机器人系列产品已在市场广泛应用。
江苏赛拉纳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博颂生物主要从事小核酸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拥有独家Na-siRNA和Me-siRNA小核酸技术,一种递送载体,小核酸药物递送工程化外泌体,可工程化和规模化制备、超高浓度、均一性好、靶向性高。
项目拥有三项核心技术:
(1)Na-siRNA药物超长核内稳定时间,将RNA药物进入细胞核后的核内稳定时间由60分钟提高到240分钟以上,应用此技术可扩大RNA药物治疗窗口,减小药物用量、降低副反应、提升疗效。
(2)应用Me-siRNA进行靶向甲基化基因沉默。
(3)应用Me-siRNA进行靶向去甲基化基因激活。
5G便携式测序技术在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
基因测序是公共卫生和健康医疗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测序设备体积大、价格贵、无法实现现场实时数据分析。本项目使用便携式测序设备,通过5G实现测序设备与边缘计算云平台的数据高速传输和实时分析。该技术已实现新冠病毒检测、抑郁症居家治疗等应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技术可以在微生物检测、精准医学、家庭健康管理、环境检测、农业养殖业中得到更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前景。
江苏品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RA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易感期、临床前期、早期、进展期过程,随着个体化精准医疗的蓬勃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可靠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开展伴随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本项目力争突破现有RA临床诊疗关键技术,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在国内主要医疗机构推广使用。该RA诊断标志物的建立和推广使用可以让更多RA患者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疾病临床缓解率、达标率和临床疗效,保护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和医疗费用,真正做到RA的精准诊断、精准用药和精准治疗。本项目具备独立的知识产权,同时已申请PCT和欧洲专利。
用于肺部终末端活检的3D电磁导航系统
肺部活检是最重要的肺部病变检查手段,但由于特殊复杂的支气管结构,肺部活检的微创手术复杂度和漏检/错检率较高。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在医用介入导管端部添加了一个磁传感器,目前该传感器依赖于极高精度的MEMS微加工技术,通过探测该传感器发出的极低频磁信号实现对导管空间位置的追踪和导航。但该关键核心部件和技术目前只有加拿大一家公司可提供,属于“卡脖子”技术,本项目针对这一关键核心问题,从原理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高频(GHz)电磁信号的探测技术,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大大降低成本和技术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新一代的3D电磁导航新系统。
闻客医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足踝外科、创伤修复与重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和脊柱微创外科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项目团队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省级重大攻关项目等,同时,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市场销售与运营经验,可最大限度的保障项目落地实施。项目产品采用整体抛弃式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结构设计。采用电子内窥镜技术,将CCD前置,LED照明装置后置,适用于医疗领域,主要在骨科科室使用,用工作功能件和支持功能件插接的方式,安装方便;且本项目产品设计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
(来源:根据“东南大学南京校友会”官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