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团队
6月19日,诺辉健康宣布2023年618全平台战报,拼多多旗舰店首战618即拿下检测试纸类日销售额冠军,蝉联京东渠道、天猫渠道所在品类销售额和行业双排名第一。公司产品幽幽管自上市以来累计总销售量突破620万盒,平均每天销售超1.1万盒,每分钟销售超8盒,成为国内幽门螺杆菌消费者自测的现象级标杆产品。迪安诊断旗下“晓飞检健康”在天猫健康平台获得食物不耐受、过敏系列产品平台品类TOP 1,肠道菌群产品平台单品TOP 1的成绩。在京东健康平台的618大促活动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了食物过敏系列销售额品类TOP1,肠道菌群、备孕系列、胃幽门螺杆菌销售增长超300%。
现阶段,细分场景的消费升级正在更细致地提升家庭健康生活品质。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趋势。根据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新型居家自检产品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胃肠道健康类(出血、肿瘤早筛、幽门螺旋杆菌等)、肾脏健康类(尿蛋白等)、两性健康类(HPV、HCG等)、传染病类(艾滋、梅毒、新冠等)、血糖血脂、消费基因和过敏检测类等。如果说2021年由新冠大流行爆发的居家自检需求,现在更是消费者们对细分健康领域的持续关注和和认可,笔者作为一个关注严肃医学的医疗投资从业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医疗产品市场推广经验,认为好的居家产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新的疾病发生发展加上处理和认知,在医学上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自检厂家基本都是从认知层面非常充分的领域入手,像肿瘤早筛、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等,尽量用耳熟能详对的疾病提示自检的重要性,并且传达观点,及早检测和处理,会有良好的获益。很多人都知道肠癌是一种懒癌,进展及其缓慢,若40岁以后每年做一个肠癌早筛,就能提早发现息肉和腺瘤,防止进一步恶变。相对一个肿瘤疾病来说,治疗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像幽门螺旋杆菌可能导致胃癌以及传染的风险,如果有消化不适的症状,做一个检测买一个安心,如果阳性就去医院做一个抗生素治疗,本身80、90后作为此类产品消费的主力军,此类产品接受程度就会比较高。二、区别于医院的“金标准”,起到良好的补充或者提示预警作用;任何疾病标准诊断治疗的场景一定是医院,所以自检产品的源头出发点也是在医院,只有先把医生教育完成之后,再逐步延伸到患者的教育,这是所有医疗产品逃不过的规律,因此拥有严格循证医学的产品会有相当的优势,这是一块敲门砖。在医疗场景下,对于医生而言是要找病人,对于患者而言是要方便随访,这样具有消费医疗属性的自检产品就会有市场需求,它既不是替代传统医疗检验的方式,更是一种良好的补充甚至是升级,因为往往会采用更新层面的技术。自检产品只要能起到严谨的提示作用,对于目前的场景来说是完成了使命,它用严肃医学的手段做一个降维打击以满足消费市场,是院前诊疗一个相对必要的环节。如今医疗信息渠道获取的便利性大大提高,很多人愿意对自己的健康做主,选择一个快捷而且定量的产品,会有相当高的效率。像排泄物样本的产品会比血液产品的接受程度更高,无创采样的学习成本比较低,如果是血液标本的话,还是需要到一些专业的采血机构或者是上门才能完成。同样的,IVD的产品会比LDT接受程度更高,LDT的产品拉长了检验时间,并且会让人有自己样本不在身边的不安全感,涉及到效率和隐私的问题。当然产品形态也是根据不同检验项目而来的,总体来说,从单纯放量的角度而言,IVD产品会更加容易。在院内,大部分检查检验项目都有医保覆盖,自费部分不多。对于国内消费水平而言,如果一个自检产品的价格显著高于院内一套检验的价格,可能就不那么合适。目前自检产品的主要价格区间在几十到百元之间,对于在一二线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就是一顿饭钱,省去了挂号排队半天的请假,合情合理。这几年免疫、分子、上游原材料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居家自检产品百花齐放的热闹场面,消费者选择性更多且省去了非必要的医疗环节,真正让健康需求的可及性大大提高,受到欢迎也是必然的结果。[1]诺辉健康幽幽管总销量破620万盒,一二线城市中青年用户占比超70%
(文:新丝路投资研团队)
上一篇:NSR投资速递 | 新丝路资本投资项目“深至科技”荣登2022中国AI医疗企业Top20等多项殊荣
下一篇:NSR新闻速递 | 松江区副区长陈容走访调研睿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