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触科技
每年体检 看着肺结节一
75岁的陈奶奶,多年来在与心脑血管疾病作斗争,长期卧床,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病情也算稳定。3年前,一次体检偶然发现左上肺结节,大小6mm,CT报告提示是肺肿瘤高危结节。随之而来是老太太及家人的焦虑,每年的体检总可以见到肺结节在缓慢生长,从6mm到8mm到10mm,直至2024年11月,结节长到11mm。儿女们经过多方咨询,决定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寻求胸外科张宜乾教授的进一步治疗建议。为了更准确地了解陈奶奶的病情,张宜乾主任团队为她实施了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为左上肺浸润性腺癌术后左肺多发转移瘤。陈奶奶年纪大,病情复杂,张宜乾团队经过深入评估与讨论,决定搬来“重器”——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RC120)辅助进行CT 引导下的左肺肿物穿刺活检及微波消融治疗。这波操作,不仅有机器人加持,更精准,而且能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损失,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RC120术前规划图
据介绍,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RC120)是为应对肺部疾病诊疗需求而研发的新型医疗辅助设备,其基于全球独创的CT影像与智能传感一体化技术,能对病变部位CT影像三维重建,具有精准定位病灶、操作便捷(无需改变传统穿刺习惯及额外安装配件)、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粒子植入、肺小结节术前辅助定位等多种临床场景,有效辅助医生提升肺部疾病诊疗水平与手术质量。

▲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 RC120
手术中,陈奶奶躺在CT机上。机器飞快运转,第一次CT扫描后便将影像传输至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RC120,系统马上对陈奶奶肺部进行二维图像与三维模型的重建。中大八院临床技能中心负责人、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姜波带领主治医师惠洪亮和林焰桂,参照重建图像规划并绘制进针路径。待确认机械臂精准执行到达病灶上方后,给陈奶奶做了局部麻醉。在RC120的精准引导下,姜波将穿刺活检针自穿刺点向结节方向进针3cm。再次CT,继续进针0.5cm至结节中心,成功取得组织样本送检。紧接着,置入消融针,连接微波消融设备进行4分钟的消融治疗,术后拔出穿刺针并妥善消毒,以无菌敷料固定,整个手术过程流畅、高效。拔除消融针后,陈奶奶感觉还不错,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坐着轮椅就回病房了。

▲微波消融术中操作

▲消融后复扫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胸外科,于2020年引进张宜乾主任、姜波副主任医师医疗团队(7人),为中八胸外科带来了国际、国内前沿的手术技术及治疗理念:通过对胸部肿瘤制定最新的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方案:针对早期肺癌或肺结节患者可以进行穿刺孔极微创单孔胸腔镜手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不适和身体负担;对部分暂不具备手术条件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通过最新的免疫新辅助治疗,增强患者的自身杀灭肿瘤的能力,为患者争得接受根治切除手术的一线生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带领医疗团队入驻中大八院胸外科。张宜乾主任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精通肺结节、肺肿瘤等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手术技术精湛,尤其擅长于单孔胸腔镜(全身仅一个长约2cm的切口)下的肺癌极微创手术和胸腔镜/纵隔镜下的食管癌微创手术,个人年均手术量近千台,完成多项胸腔镜下气管成形及血管成型术等高难度复杂手术。

深圳市卫生健康系统特聘岗位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胸外科医疗组长、医学博士、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医疗人才引进团队专家、深圳市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胸部肿瘤MDT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胸部肿瘤医师分会理事。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心胸外科专业,获博士学位,曾于英国卡迪夫大学留学深造。在大学附属医院从事胸心外科专业工作18年,在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心脏疾病等胸心外科疾病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面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胸腺瘤/畸胎瘤)等胸部肿瘤微创手术。在目前较常见的肺部结节诊疗方面,通过联合应用单孔胸腔镜技术、全肺精准定位技术(双通道导航、影像引导穿刺、个体化精准规划)及Tubeless(免气管插管、胸腔引流管、导尿管)舒适化快速康复技术,达到肺结节极致精准化、微创化治疗的目的。

医学硕士,胸外科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胸外科专业工作多年,擅长胸外科领域各种疾病的诊治和手术,尤其在肺磨玻璃结节、纵隔肿物等胸部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肺部肿瘤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微波消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长期从事胸外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一项,深圳市福田区卫生健康系统科研重点和一般项目各一项,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
学会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食管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肺癌多学科防诊治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会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医师分会理事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心外科方向);擅长肺结节、手足多汗症、肺大疱、肋骨骨折等微创手术治疗,熟悉肺部肿瘤及食管肿瘤围手术期的精细化管理及快速康复治疗,熟悉掌握心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市级及区级课题研究。学会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胸部肿瘤及肺结节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食管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素材提供: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胸外科 惠洪亮
(文:转自睿触科技官微)
上一篇:NSR投资速递 | 新丝路资本投资项目“迪视医疗”获批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重点研发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